欢迎访问 住房管理资讯网!

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法律维权 > 正文

专家:防范保健品“精准诈骗”,老年人亦需提高信息识别能力并及时维权

  • 时间:2020-07-31 17:59:49 来源:  作者:  点击: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记者 田晓航)随着老年人对养生保健的需求不断增长,利用老年人害怕疾病、渴望健康的心理诈骗财物的保健品诈骗案时有发生,严重侵害老年人权益。专家认为,在“精准诈骗”多发的信息时代,除了市场监管部门加大打击力度,老年人自身也需加强信息识别能力,及时向有关部门求证并维权。

  在中国老龄协会30日发布的2019年全国老年维权十大典型案例中,就有这样一例涉老保健品诈骗案。被告人王某麟和被告人任某霞设立公司,聘请多人为该公司话务员,利用非法购买的全国各地老年人信息和改号软件,以伪造“上海康成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健康顾问的身份,给老年人拨打电话推销保健品并夸大其功效,以此骗取老年人钱财,涉案金额高达500多万元。

  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王绍忠对此分析说,信息时代犯罪分子常常利用非法信息、诱导性信息,针对处于信息不对称弱势地位的老年人实施诈骗。在司法机关依法打击诈骗犯罪、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同时,老年人也需注意加强自身的信息识别能力,对于通过电话、电视、网络等方式推销的产品,特别是关系自身身体权益的产品,可以向子女、有专业知识的亲友或有关部门求证,还可以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进行验证,避免“伤财又伤身”。

  老年人一旦中了“圈套”该怎么办?北京律维银龄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卢明生建议,如果被骗金额较高或已造成其他严重后果,要及时报警。如经公安机关初步核实不存在违法犯罪问题,则需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求助。如经市场监管部门初查不存在违法行为,或经消费者协会调解无果,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卢明生说,要让老年人注意保健食品不允许存在有预防乃至治疗疾病作用的宣传。老年人如果对保健品有需求,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获取正规销售票据,并核对票据与销售行为是否相符;同时,也要警惕各种非法的传销、会议营销及旅游营销活动。此外,平时老年人的家庭成员尤其是成年子女应多关心老年人身体生活及精神慰藉需求,社区应多组织老年人的健康活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资讯网 zix.zfg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