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家具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更是城市历史、文化和记忆的载体。近年来,浙江、河南等地在环卫设施、照明设施、艺术景观设施等城市家具的设计建设中,融入城市独有的历史文化元素,让人们从中重新认识、感受自己的文化根源和历史记忆,唤起对家乡的热爱与归属感。
彰显千年古都魅力
花瓣造型的路灯,底座上雕刻的牡丹显得端庄大气;深黑色的隔离护栏上,每隔不远就有一朵金黄色的牡丹花;重檐斗拱,红柱灰瓦,唐风公交站亭显得古朴典雅……如今,遍布在河南省洛阳市大街小巷的城市家具,都在一处处细节雕琢中融入了具有洛阳特色的历史文化元素,展示着这座千年古都的人文精神。
行进在古城快速路上,灯杆、灯座、护栏等城市家具上遍布牡丹等洛阳元素,使这条道路更显文化气质。据了解,古城快速路的公交站亭、路灯、交通护栏、井盖等设施选型全部以隋唐风格为主,选用红、白、灰、黑作为主色调。其中,公交站亭以唐代建筑为主要元素,灰瓦红柱;路灯以斗拱为设计元素,以龙形、回纹装饰;交通护栏以缠枝牡丹纹为主要设计元素;路缘石选材为灰色花岗岩,刻回纹装饰;垃圾箱以斗拱作为主要设计元素,典雅大方……
和古城快速路一样,东环路、滨河南路龙门大道至新街桥段、南环路等项目在城市家具应用中也遵循同样的原则,着力展示洛阳文化符号。其中,东环路跨洛河桥两侧各分布着几个“飞檐斗拱”造型的观景平台,青瓦木檐,每两个观景平台之间还以连廊相连,站在远处眺望,古韵十足;桥上的路灯、隔离栏上也都雕刻有牡丹,井盖上也有牡丹造型,整齐排列。
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在设计元素、色彩、材质等方面强化对城市家具的设计建设,着力体现“千年古都”“牡丹花城”等特色元素,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古都文化。
展现“新江南”风貌
为了加强街区街道空间及风貌引导,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优美的人居条件,江苏省苏州市相城高新区依据实际情况编制市政及附属设施设置导则。该导则以空间提升引领市政及附属设施设置,提出打造风貌协调、功能完善、集约共享、安全有序、街景宜人、特色彰显的街区街道空间环境,以“新江南”作为引导风貌,突出江南韵、现代风。
如今,在相城高新区的大街小巷,时常可以看见极具地域特色的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如风格简约沉稳的果壳箱、阻车设施、交通护栏、电箱格栅等“新江南”设施,部分道路及绿地中改造完成的艺术井盖以及结合绿地改造增设的各色主题景观小品等。这些设施以金砖灰作为江南苏式风貌主导色,搭配金砖青为特征色,在形态上融入缂丝等传统元素,不仅提升了城市道路的整体外观与品质,与城市整体环境观感协调融洽,还展现出城市特色历史底蕴,传承千年元和塘文化,展现现代魅力。
相城高新区将配合城市更新的步伐,有序推进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功能优化及品质提升,增强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述说”临平故事
漫步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上塘河沿线,不少市民发现,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家具正轻声“述说”着临平故事。
依水而居、因河而兴,从宋时的小河短篷到如今的高楼林立,一条上塘河记录了临平区的城市变迁,也串联起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脉络。
“公家漕粮,源源北运,私行商旅,往来不绝”,描绘了上塘河昔日的繁荣景象。宋时汤村(今乔司街道)一带均为盐场,食盐运输全靠上塘河,因此上塘河也被称为运盐河。如今,相关部门通过场景雕塑重现了码头上运盐、卸盐、买盐、运粮的繁忙场景,意在通过现有空间打造最具上塘河生活气息的记忆场景来展现人们记忆中的临平。此外,结合景观造型并融入公共座椅功能,讲述了“一门三秀”“三曹文化”等临平经典人文故事。
旧时,临平老邮局被称为“绿大门”,承载了许多人的童年回忆。在临平老邮局原址附近的绿化带中,利用景墙、人物、浮雕等设计元素,营造出在老邮局寄信的场景。“城市舞台”这一艺术景观设施的设计理念则来源于“品茶听戏”文化。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古时上塘河两岸茶馆林立、热闹非凡,“品茶听戏”是当时人们的主要休闲方式,“城市舞台”被打造成戏台样式,其地面设计具有弧形微起伏地形的特色“水纹”铺装,将雨的意境融入其中,孩子可以在此嬉戏,大人在此驻足,一同感受不一样的“烟雨江南”。
摘自《中国建设报》2024.12.05苏鸢
上一篇:浙江温州:智慧分类构筑绿色生活
下一篇:吉林长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城市管理资讯网 zix.zfgl.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