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住房管理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租赁服务 > 南宁:全市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24.52万套

南宁:全市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24.52万套

  • 发布时间:2024-03-29
  • 作者:佚名
  •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住有所居,住有宜居”,这是南宁环卫工夫妻潘志洁和黄增南的“安居梦”。5年前,经过审核批准,他们一家六口入住南宁市公租房项目惠民安居·仙葫苑,“楼下就有幼儿园、小学,周边农贸市场、商超应有尽有,十分方便,我们这些‘新市民’非常满意。”

  据悉,近年来,南宁市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4.52万套,建成19.6万套,帮助近70万住房困难群众圆安居梦。

  公租房“兜底保障” 助困难家庭圆安居梦

  “我们一家原来租住在城中村的民房,不仅人员复杂,而且房子又窄又小,面积只有二三十平方米。如今,我们家幸运地申请到了这套两室一厅的公租房,小区里有物业有保安,楼下就是幼儿园和小学,孩子们上学非常方便。”潘志洁说,因为她和丈夫是环卫工人,还享受到了每月减免221.5元的租金惠民政策,感觉生活更有盼头了。

  潘志洁说,她家的这套公租房虽然面积只有50多平方米,但是配套基本上能实现“小而全,有而全”。公租房配备了厨房、卫生间和阳台,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小区附近有学校、农贸市场、银行、医院等,还临近公交站点,未来还规划有地铁站,打造15分钟生活圈。“虽然我们是租房的,但是跟买房一样,孩子们都能就近入托、入学,外地户籍还能办理落户。”

  据了解,南宁市结合实际,推出户型以30平方米为主体,40平方米、50平方米为补充的公租房供应模式。市本级已建成的5.8万套公租房中,30平方米的户型占50%,兜底保障更多住房困难群众。如,目前南宁市最大的公租房项目惠民安居·仙葫苑占地面积136亩,建成房源达10319套。公租房平均租金标准为8.2元/㎡·月,仅为同地段市场租金的30%~40%。在同一保障类型内,本市户籍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均按同一标准收取租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特殊群体可申请租金核减,最低可减至1元/㎡·月,有效减轻保障对象房租压力,实现租得起、住得下。

  “智慧化”管理模式打造“南宁经验”样本 

  线上资格申请、线上资格审核、线上报名选房……南宁市打造高度融合的住房保障智慧平台,实行“线上资格申请、线上资格审核、线上报名选房、线上选定房号、线上签约合同、线上缴纳租金、线上房屋报修、线上退出保障”的一体化住房保障管理服务模式,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完成资格申请、报名选房、合同签约、租金缴纳等手续。

  在运营管理方面,市本级政府投资公租房小区全部移交国有企业实行专业化运营管理,同步推进公租房小区人脸识别单元门禁、智能入户门锁、远程监控等智能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公租房小区运营管理服务水平。

  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打造南宁市住房租赁服务监管平台,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全生命周期纳入监管。截至2023年底,南宁市累计开工建设公租房9.17万套,近28万城镇“双困”群众得到了兜底保障,形成了“户型小功能全、租金低服务好、分布多覆盖广”的公租房建设管理模式,获住建部点赞为“南宁经验”。

  以需定建保证职住平衡扩大保障房群体覆盖面

  在青秀区长堽路236号,茅桥调度综合楼项目正在进行最后的家具家电配套安装。该项目为盘活存量土地(街巷用地)建设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同时也是南宁首个开工建设的公交首末站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项目计划2024年7月投入运营,总投资14749万元,获得中央资金约2244万元。

  据了解,茅桥调度综合楼项目总建筑面积28550㎡,建设1栋25层的住宅楼共330套住房。其中,一房一厅154套(建筑面积约53㎡)、两房一厅176套(建筑面积约70㎡)。目前正在选聘运营管理单位,面向项目周边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供应。租金标准按照南宁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相关管理规定执行,不高于周边同品质市场租金价格的90%。

  该项目地处青秀区和兴宁区交界处,具有公交首末站功能,距离快速环道厢竹立交300米,周边有南宁市第十七中学、农贸市场、BRT快速公交站、加油站等,交通便利,配套齐全,满足入住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后期拟增加设计具有会客交流、运动健身、读书阅览、咖啡饮茶厅、休闲小憩、办公等功能的公共活动空间,提升入住群体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据悉,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南宁市重点向需求集中的城区倾斜,目前市区东西南北中方向及各城区均有公租房项目分布,人口密集的主城区均有5个以上项目,有效解决职住平衡问题。目前已梳理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先导项目7个、拟建住房7200套,总投资约39亿元,其中2024年计划建设住房4000套。

  下一步,南宁市将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通过多手齐抓、多管齐下,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保障群众住有所居、住有宜居。(记者凌剑伊/文)

  


原文链接:http://zjt.gxzf.gov.cn/xwdt/dsdt/t1818927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资讯网 zix.zfg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